首页 / 党建工作 / 大家论坛
浅谈从事北斗工作的几点感悟
日期:2024-12-10  

近日中国中煤正式官宣了中国中煤北斗技术中心这个名字作为文件起草人,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斗工程立项30周年、公司入津5周年之际很荣幸能够加入组建中国中煤北斗技术中心的队伍里,这使我既深感光荣,也深刻体会到任务的艰巨

随着任务的集中涌入,我明显感受到团队2位年轻伙伴在应对方面吃力,情绪也比较低落。我不禁回想起工作以来的各种经历一些启迪成长的事儿浮现在脑海

还记得第一次坐飞机毕业一年后到新疆出差,第一次带队,也是入职以后第一次面对艰巨任务,这次出差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来乍到,落地乌市就莫名其妙的“惹着”了徐总,徐总有些不快地怎么个小毛孩子,你们部门这么不重视这个项目,来这还耽误我工作!说实话,刚毕业就怕出错,该做的都做了。不过徐总的担忧不无道理,刚毕业一年能处理现场各种事吗?当时也有点越挫越勇的劲,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始干,不到半天解决了紧急的几项问题,徐总笑嘻嘻出来,拍了拍我开玩笑地说来给我当副总吧信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当时的项目是在准东测量10.6km²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含平面+水准控制测量),相当于1484.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还有高低起伏、沟壑纵横。那时候扛着设备就靠两条腿走,为了确保在女儿出生前完成工作,我们一口气连续干了41天,10个小时以上的外业,晚上4-5小时处理内业,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后来同事因为一直没有休息,开玩笑说以后再也不和我出外业了,不过了解到情况后,也陪我同甘共苦。回头想,当时丢掉委屈想办法的努力和徐总放下架子给予鼓励,形成了双循环的正向激励,为解决后续遇到的问题提振了信心。但关键还是要干,虽然年轻,敢想敢干,我们就能成。

第二次遇到“艰巨”的任务是2019年,我被抽调办理公司资质由邯郸向天津转移,是公司总部入津的标志性工作之一。当时并非是紧着天津而置邯郸于不顾,杜总要求两地兼顾,最大限度保全资质。怎么办?当时我的一项任务就是梳理转移人员。邯郸公司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施工、检测资质加起来35项,天津公司资质4项,监理公司(在津)资质7项,由于有些同事支撑着多项资质,所以几十项资质、几百名人员,涉及上千人次的排列组合,这不是一个小的挑战。当时还面临一个挑战就是河北不放社保,这样就要求先转移最少的人,满足最多的资质转移需要。当时没有大数据支撑,就笨办法、巧办法齐上阵,因为夜里安静,有很多个夜晚,我在办公室抠人员的逻辑,经过细致的梳理,最后我画了一个CAD图,把转移思路以及转移后两地资质由哪些人员支撑列得清清楚楚,然后就京津冀三地跑手续,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资质入津工作。现在回想,如果开展这项工作延到了2020年进入疫情期间,会是多么不利的局面。这一年,虽然收入降了,但是能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正儿八经做件事,值得骄傲。我深刻体会到“使你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面对挑战,只要躬身入局,去经历我们就能成长。

今年,我又有幸遇到了更“艰巨”的任务,推动中国中煤的北斗应用专项任务和加入公司科研管理工作中。完成上级任务、建设中心能力、培养年轻同事、经办科创部任务、推进科研项目、拓展相关业务等6大类几十项工作,许多工作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从开始1个人,到现在3个人一起干。有时候一周在单位不回家,白天汇报,晚上写材料。社会并不会因为我们是“新人”而善待我们,挨过批评、挨过骂,受过委屈、受过伤。但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怎样了?我们正在逐步向好,我们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我们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借用毛主席一段话,“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我们是技术人员,我们也要学习忍耐,要增益其所不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尤其在加快建设中国中煤北斗技术中心的背景下,我们面对底子薄、经验少的现状,如何解决“快”与“好”的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节奏匹配到中心建设的节奏上来,如何消化转化外部与内部的压力?几件小事,希望能和拼搏的伙伴们引起共鸣。(北斗技术中心 韩飞)